牙龈骨头凸起是口腔科常见症状之一,是指牙龈自发性的或由于轻微刺激引起的少量流血。轻者表现为仅在吮吸、洗牙、咀嚼较硬食物时唾液中带有血丝,重者在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即出血较多甚至自发性出血。牙龈骨头凸起术后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1、缺少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有机物,具有抗出血的作用。当人体严重缺乏它时,由于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渗透性强,比常人遇到上述刺激后更易出现牙龈骨头凸起,多吃蔬菜可以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但不能把所有牙龈骨头凸起完全归咎于维生素C缺乏。
2、牙龈炎
几乎每个人在青中年时代都发生过牙龈骨头凸起。尤其是咬硬物或洗牙时发生牙龈骨头凸起。这一般是因为牙龈发炎,血管扩张充血,受到轻微外力就会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若发生牙周病则发展为齿槽脓肿或牙齿松动,更易发生牙龈骨头凸起。
3、肝炎
牙龈持续出血,伤口愈合缓慢,这有可能是肝炎的影响。因为肝细胞损伤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继而凝血机制发生障碍。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K及其他止血药来缓解病情。
4、牙石刺激
由于不经常洗牙,使附着在牙齿上的菌斑逐渐地形成牙结石后,牙结石会经常不断地刺激牙龈,即可引起牙龈发炎、出血。
当牙周四周出现组织病变时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以及牙龈水肿,当咀嚼比较硬的食物或者洗牙时会导致牙龈流血。另外附着在牙颈部的结石边缘比较粗糙而且含有大量的病菌,当牙龈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牙龈红肿以及发炎。除此之外牙颈部的龋洞没有及时补充的话会发展到牙龈缘下,因为龋洞边缘不规则而且比较锐利,会对牙龈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导致牙龈发炎、破溃和流血。
1、牙周病
由于牙齿四周的组织病变,使牙龈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一旦咀嚼较硬的食物或洗牙不当时,常会引起牙龈骨头凸起。
2、牙结石刺激
因为附着在牙颈部的结石,其边缘粗糙,而且含有多种病菌,刺激牙龈,会导致牙龈红肿发炎,引起出血。
3、牙颈部龋洞
牙颈部的龋洞不及时补,任其发展到牙龈缘下,由于龋洞边缘不规则,且锐利,常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破溃而出血。
1、突发的牙齿出血多有明确的病因,如突然咬硬物、受外伤等。这种情况造成的牙齿出血多会伴有疼痛不适,并可能有牙齿的移位,即偏离原来正常的位置,重者会造成牙齿的脱落。这种情况应当尽早去医院治疗。
2、慢性进展性的牙齿出血多由于牙周炎引起,这种出血多不伴有牙齿明显的疼痛不适,多会有咬物无力的症状。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多数成年人,尤其是3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牙周炎。牙齿是靠牙根周围的骨组织和软组织包绕连接支持才能稳定地存在于口腔内的固定位置并发挥功能。
3、如果牙齿出血的情况伴有牙齿咬合疼痛或牙龈疼痛后发生,多是牙周膜组织的急性炎症水肿,从而造成了牙齿的出血。
4、如果牙齿的咬合状况不良,或有夜磨牙、紧咬牙的不良习惯,对牙齿的咬合造成了创伤,长期也会造成牙齿的出血。
1、深牙周袋内壁的化脓性炎症向深部结缔组织扩展,而脓液无法向袋内排出时,可形成袋壁软组织内的脓肿;
2、迂回曲折的、涉及多个牙面的深牙周袋,脓性渗出物不能顺利引流,特别是累及根分叉区时。
3、洁治或刮治时,动作粗暴,将牙石碎片和细菌推入牙周袋深部组织,或损伤牙龈组织。
4、深牙周袋的刮治术不彻底,导致牙周袋的袋口虽然紧缩,但牙周袋底处的炎症仍然存在,没有得到引流。
5、牙髓治疗时根管或髓室底侧穿、牙根纵裂等,有时也可引起牙周脓肿。
6、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容易发生牙周脓肿。对多发性或反复发作牙周脓肿的患者应注意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7、一些毒力较强的牙周致病微生物在牙周袋内定植和增生,使感染加重和扩散。(编辑3002)